IPCC发布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

    2018年10月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题为《IPCC全球升温1.5 ℃特别报告》(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Special Report on Global Warming of 1.5°C) 的报告,根据来自40个国家、91位作者和编辑的6000份科学文献,分析了如何实现控制全球升温1.5 ℃的目标以及升温带来的影响。报告指出,与将全球升温限制在2 ℃相比,限制在1.5 ℃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益处,同时还可确保社会更加可持续和公平。若要将升温限制在1.5 ℃,全球碳排放需在2030年前减半,并在本世纪中叶达到净零。本文整理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以供参考。
1  理解全球升温1.5 ℃
(1)人类活动已造成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约1.0 ℃(0.8~1.2 ℃)。如果以当前的速度继续增加,全球升温将在2030—2052年达到1.5 ℃(高置信度)。
(2)从工业化前到现在人为排放造成的全球升温将持续几百到上千年,并将继续导致气候系统进一步的长期变化,例如海平面上升及其相关影响(高置信度)。
(3)当全球升温1.5 ℃时,自然和人类系统的气候相关风险将高于目前,但将低于全球升温2 ℃时(高置信度)。这些风险取决于升温幅度和速度、地理位置、发展水平和脆弱性以及适应和减缓方案的选择与实施(高置信度)。
2  预测气候变化、潜在影响和相关风险
(1)气候模式预测,在当前状态与全球升温1.5 ℃之间以及在全球升温1.5 ℃和2 ℃之间区域气候特征都存在差异。差异包括:大多数陆地和海洋区域的平均温度(高置信度),大多数人类居住区域的极端高温(高置信度),若干区域的强降水(中等置信度)以及部分区域的干旱和降水不足(中等置信度)。
(2)到2100年,预计全球升温1.5 ℃时的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将比升温2 ℃时低约0.1 m(中等置信度)。2100年之后,海平面将继续上升(高置信度),其上升幅度和速度取决于未来的排放路径。较低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将为小岛屿国家、低洼沿海和三角洲地区的人类与生态系统提供更大的适应机会(中等置信度)。
(3)在陆地上,预计全球升温1.5 ℃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低于升温2 ℃时的影响。与2 ℃情形相比,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 ℃将降低对陆地、淡水和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保留对人类的更多服务(高置信度)。
(4)与2 ℃情形相比,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 ℃预计将减少海洋温度的上升以及海洋酸度的增加和海洋氧含量的降低(高置信度)。因此,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 ℃预计将减轻海洋生物多样性、渔业、生态系统及其功能与服务的风险(高置信度)。
(5)预计在健康、生计、粮食安全、水资源供应、人类安全和经济增长等方面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将随着全球升温1.5 ℃而增加,并在升温2 ℃时进一步增加。
(6)与2 ℃情形相比,全球升温1.5 ℃时的大多数适应需求将更低(高置信度)。有各种适应方案可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高置信度)。在全球升温1.5 ℃时,某些人类和自然系统的适应能力将存在限制,并伴有相关损失(中等置信度)。适应方案的数量和可用性因行业不同而存在差异(中等置信度)。
3  与全球升温1.5 ℃相一致的排放路径和系统转型
(1)在全球升温不超过1.5 ℃的路径中,全球人为CO2净排放量需要在2030年前较2010年水平下降45%左右,约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在大部分2 ℃路径中,全球人为CO2净排放量需要在2030年前较2010年水平下降20%左右,约在2075年实现净零排放(高置信度)。
(2)在全球升温不超过1.5 ℃的路径中,需要在能源、土地、城市与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和建筑)和工业系统方面进行快速而深远的转变(高置信度)。这种规模上前所未有的系统转变需要各个部门的深度减排、广泛的减缓方案组合以及投资的显著升级(中等置信度)。
(3)在所有全球升温不超过1.5 ℃的路径中,需要在21世纪完成100~1000 GtCO2(吉吨二氧化碳)的碳去除(CDR)。CDR可用于补偿居民生活排放,并在达到峰值之后实现净负排放(高置信度)。用于降低能源和土地需求的短期减排措施可以节省几百吉吨的碳去除部署,减轻对生物能源碳捕集与封存(BECCS)的依赖(高置信度)。
4  加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全球响应,努力消除贫困
(1)基于当前各国的减排承诺,预计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2030年达到52~58 GtCO2eq y-1(中等置信度)。即使2030年之后的减排规模和目标都大幅提升,反映当前减排雄心的路径也无法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 ℃(高置信度)。只有全球碳排放在2030年前开始下降,才能避免未来依赖大规模的碳去除部署(高置信度)。
(2)与升温2 ℃相比,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 ℃可以更多地避免气候变化对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和减少不平等的影响(高置信度)。
(3)全球升温1.5 ℃时,根据客观条件慎重选择国家适应方案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高置信度)。
(4)符合1.5 ℃路径的减缓方案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的多种协同和权衡效应相关,其净效应将取决于变化速度和幅度、减缓政策组合的构成以及转型的管理(高置信度)。
(5)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减轻全球升温1.5 ℃的风险意味着需要通过增加适应与减缓投资、政策工具以及加速技术创新来实现系统转型(高置信度)。
(6)可持续发展支撑着社会和系统转型的基础,帮助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 ℃。这些变化有助于进入气候恢复力发展路径,实现雄心勃勃的减缓和适应、消除贫困和减少不平等(高置信度)。
(7)增强国家和地方当局、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土著居民和当地社区的气候行动能力,以支持实施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 ℃所需要的行动(高置信度)。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可以为所有国家和所有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有利环境,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地区的关键推动因素(高置信度)。

 

Copyright © 2018 京ICP备05080539号-2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2011号 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100094 Email:casearth@radi.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