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ora Nivo Slider 3.x

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2022年度可持续发展系列科学卫星任务概念预先研究开放子课题择优支持指南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以下简称“专项”)于2018年1月1日启动。专项将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形成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多学科融合的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全景展示和动态推演“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态势,实现对全景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精准评价与决策支持。在资源环境、海洋、三极、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地球大数据技术创新、重大科学发现和宏观决策支持。专项的目标是建成“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

  利用地球大数据技术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专项的核心任务之一。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能够为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监测与评估做出特有贡献。研发和运行系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SDG卫星)是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的重大使命之一。为更好地发挥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服务2030年议程的实施,形成系列SDG卫星的总体规划,特设立SDG卫星任务概念预先研究开放子课题,公开征集SDG科学卫星的任务概念。 

  针对2030年议程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重点围绕当前国内外卫星系统无法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SDG指标监测、评估与数据产品生产等问题,凝练出科学问题,提出服务SDG实现的卫星任务概念,通过研究形成卫星任务概要方案。 

  一、申报方向和研究内容 

  1、相关说明 

  鼓励跨学科及国内外学者合作研究,以及科研团队和卫星平台/载荷研制方联合申请。重点支持有望较快进入工程型号任务立项实施的卫星任务概念研究。 

  申报的开放子课题执行周期为6-12个月,资助经费额度为20-30万元/项。 

  2、申报方向 

  支持面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17个SDG目标空间观测卫星任务概念预先研究工作。期望能够为表征社会、经济和环境等SDG指标的监测、评估、预测与实现提供空间观测综合解决方案;能够解决SDG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限制的瓶颈。 

  原则上每项申请针对17个SDG目标中的1-2个目标方向进行申报,建议的卫星任务概念须服务SDG目标中的某个指标或某些指标(亦可兼顾其他SDG目标中的指标)的监测、评估、预测与实现,并提供科学研究支持;载荷和平台的设计兼顾全球SDG数据产品的生产服务需求。 

  3、研究内容及成果形式 

  研究内容包括SDG指标空间观测需求分析、卫星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设想、以及科学应用和数据产品概要方案等。 

  成果形式为通过评审的卫星任务方案研究报告,需包括研究内容中所列各项任务。 

  4、申报形式 

  按照规划,未来系列SDG卫星系统将由面向不同SDG目标的卫星所构成的空间观测星座体系。针对SDG目标的相关指标监测和评估需求,开放子课题按照单颗卫星任务概念与设计(单星类)和星座组网观测任务概念与设计(星座类,包括相同载荷卫星组网和不同载荷卫星组网等)两种形式予以择优支持。 

  5、相关参考资料 

  1)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指标体系框架:https://unstats.un.org/sdgs/indicators/indicators-list/ 

  https://unstats.un.org/wiki/display/SDGeHandbook 

  2)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UN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有关空间技术贡献SDG的描述:

       https://www.unoosa.org/oosa/en/ourwork/space4sdgs/index.html 

  3)《地球大数据支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19、2020、2021)》下载地址: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fmprc.gov.cn) 

  4)针对面向SDG 2(零饥饿)、SDG 6(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SDG 13(气候行动)、SDG 14(水下生物)、SDG 15(陆地生物)六大目标中可监测指标示例(附件1)。 

  二、申报要求 

  1、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申报。 

  2、每位申请人限申报1项,申报内容需符合本择优支持指南要求;依托单位对申请书内容和申请人员资格需进行严格审核。 

  3、开放子课题申请及过程管理按照《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开放子课题管理办法(暂行)》(附件2)执行。 

  4、申请人需签署承诺书,详见附件3。 

  三、申报书撰写要求 

  1、按照附件4的申请书格式撰写,要求文字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请材料使用A4纸、双面打印并左侧平装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 

  3、申请材料应有申请人和依托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四、申报受理与遴选 

  1、申请书由研究单位分类汇总、审核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后,一式2份,连同汇总的电子版文件(光盘或E-mail至联系人邮箱),请于2022年3月23日前送(寄)至邮寄地址,同时提交申请汇总表(附件5)电子版和纸质版1份。逾期不予受理。 

  2、申请书受理后将进行形式审查,如申请内容不符合指南支持方向或有违反有关规定等情况的,不予受理。 

  3、通过形式审查的申请书将由专项组织专家进行书面评审,通过书面评审的申报子课题进行现场答辩。答辩安排将另行通知。 

  五、联系方式 

  1、邮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地球大数据专项办(邮编:100094) 

  2、联系人 

  王媛媛  13810029575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窦长勇  13718857786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附件:

Copyright © 2018 京ICP备05080539号-2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2011号 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100094 Email:casearth@radi.ac.cn